Read in:
简体中文
简体中文
今年端午節就快到了,每年端午節我都會包家鄉糭.中國地大物博,雖然各地都在這節日製作糭子,但用料卻是各有不同,就算是鄰近村落,製糭的用料都可能有分別,如果你問我那地方的糭最美味,我一定選臺山咸肉糭,因為家鄉糭是天下間最味美的.
包糭的配方及方法是嫲嫲(祖母)留下的,說實話,亦不是嫲嫲有心教的,只是年少時每年看著嫲嫲包糭,亦在旁幫手包,慢慢就學會了包糭,當然,我亦沒有學全嫲嫲的所有包糭技巧,嫲嫲可以包不同形狀的糭,到我手上,只會包一種款式.但在用料及味道上,希望可以保留嫲嫲糭子的味道.畢竟現在市面上是很能難買到地道的臺山咸肉糭.
製作傳統臺山咸肉糭需要以下材料:
- 糭葉及水草
- 糯米
- 開邊綠豆
- 去衣花生
- 鹹蛋黃
- 冬菇
- 臘腸
- 蝦米
- 肥豬肉
- 冬菇
糭葉及水草可以在街市買乾的,用前先用清水浸軟,洗刷乾淨,再用熱水燙過.









製作糭子的大部份材料可以在街市買回來後簡單清洗就可以用,材料只要新鮮就可以,唯獨肥豬肉,肥豬肉是糭子的靈魂,要最少醃兩日才可以用.
準備好材料就可以包糭子,我現在只會最簡單的一種包糭款式,請參照下列的圖片,按步驟包就可以.







包好糭子後,把糭子放在大湯煲內,加水覆蓋糭子,慢火煮兩小時,再猛火煮一小時就大功告成.
好味的臺山咸肉糭是要有蝦米及花生的鮮甜味,糯米吸收了豬油後呈現的光澤,肥豬肉入口即溶,咸蛋黃崧化,食料分量適中,不可搶了糯米的味道.
現在會製作傳統家鄉食品的人越來越少,希望未來有更多人製作臺山咸肉糭,不致失傳.